兒童疫苗注射

項目名稱

價錢

數量

水痘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

$1,900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 (Menactra)

$1,280

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MMR)

五合一疫苗

$1,080

六合一疫苗

$1,280

乙型嗜血桿菌疫苗

輪狀病毒口服疫苗 (Rotateq,3劑)

輪狀病毒口服疫苗 (Rotarix,2劑)

$1,095

狂犬病疫苗

傷寒疫苗

日本腦炎疫苗

$2,100

甲乙型肝炎疫苗

$2,100

專科醫生會根據嬰兒或小孩過往的免疫疫苗接種紀錄,度身編定最適合的疫苗接種時間表,並提供健康諮詢及診症服務,全面保障您嬰兒或小孩的健康。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六時半

星期六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五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HPV子宮頸癌疫苗注射

項目名稱

價錢

數量

9合1子宮頸癌疫苗|共三針 [ *數量有限|購買前請先WhatsApp: 9519 4000 預約查詢 ]

$9,300 推廣價:$4,600

*數量有限|購買前請先WhatsApp: 9519 4000 預約查詢。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是一種預防性疫苗,能預防子宮頸癌及其他因感染HPV而引致的癌症和疾病。

9合1子宮頸癌疫苗可以預防的疾病包括:
- 子宮頸癌
- 外陰癌前病變
- 陰道癌前病變
- 生殖器官濕疣
- 肛門癌
- 陰道癌
- 外陰癌
- 子宮頸癌前病變

什麽是人類乳頭瘤病毒?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組包括100多種類型的病毒,其中約40種會使人類的生殖器官受感染,主要是經性接觸傳播。它是引致子宮頸癌的一個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它與其他生殖器官的癌症也有關聯。


何謂高風險的人類乳頭瘤病毒?何謂低風險病毒類型呢?

有些人類乳頭瘤病毒被列為「高風險病毒類型」,因其可以引致子宮頸癌。其他被稱為「低風險病毒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可引致性病―疣。研究顯示,大約七成半有性行為的人士在一生中都會受到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大部分受感染的患者並沒有任何病徵,感染亦通常會自然消退。婦女若持續感染高風險人類乳頭瘤病毒,便可引致子宮頸癌。


怎樣可預防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

有性行為的婦女就有可能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使用避孕套能減低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的機會。然而,性交時,人類乳頭瘤病毒能感染避孕套沒有遮蓋的地方,故此避孕套並不能百份百預防婦女受人類乳頭瘤病毒的感染。


此外,與性伴侶保持專一的性關係,減少性伴侶的數目,也能減低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的機會。

何謂子宮頸癌疫苗?

子宮頸癌疫苗能預防兩種高風險人類乳頭瘤病毒的感染—HPV16型和HPV18型;疫苗效率可預防約七成的子宮頸癌。不過,疫苗並不能治療人類乳頭瘤病毒的感染。

哪些婦女適合接種此疫苗?

子宮頸癌疫苗對從未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的女性最為有效,故此,從未有性行為的女性最適合接種此疫苗。由於沒有足夠數據證明此疫苗能在懷孕期間使用,故懷孕婦女不適合接種此疫苗。

子宮頸癌疫苗需要接種多少次?

婦女須在六個月內一連接種兩、三次。現時,並不建議將不同品牌的子宮頸癌疫苗混合使用。

子宮頸癌疫苗是有效和安全嗎?

現有的研究顯示,疫苗是安全及有效的,而其效力最少可以維持五年,至於是否需要注射加強劑則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普遍的副作用為接種位置紅、腫或痛。

已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的婦女,仍需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嗎?

已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的婦女,仍必須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因為疫苗並不能預防其他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而子宮頸細胞檢驗能有效地發現癌症前期病變,經治療後可預防子宮頸癌,所以疫苗並不能取代子宮頸細胞檢驗


資料來源:衛生署 家庭健康服務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六時

星期六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二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MMR麻疹疫苗注射

項目名稱

價錢

數量

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MMR)

MMR 麻疹疫苗

病徵包括疲倦、發燒、咳嗽、眼結膜炎和口腔內出現白點。三至七天後,面部出現紅斑,逐漸蔓延全身。麻疹可引起的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支氣管炎及腦炎等,嚴重的可以致命。


流行性腮腺炎

病徵包括發燒、一側或兩側腮腺腫痛。患者可能會產生腦膜炎或聽覺受損。

若在青春期受到感染,可引致睪丸炎或卵巢炎等併發症,可能影響生育能力。


德國麻疹

一般病徵溫和,包括發燒、頭痛、紅疹、耳後和頸部的淋巴腺腫脹。有時可能毫無症狀,染上了也不自覺。併發症包括關節炎、血小板減少和腦炎等。 德國麻疹可令成長中的胎兒出現異常情況。孕婦如果在懷孕首三個月感染德國麻疹,所誕下的嬰兒可能會患上先天性風疹綜合症,病徵包括失聰、失明、心臟缺陷及智力遲鈍等。


不宜接種或需押後接種的人士

.接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後曾有嚴重的過敏反應。
.對明膠(Gelatin)或某些抗生素曾有嚴重的過敏反應。


或有以下情況人士

.患有癌病。
.長期服用類固醇。
.患有免疫系統疾病。
.懷孕的婦女(在注射疫苗後三個月內不宜懷孕)。
.最近十一個月內曾接受輸血或其他血液產品或免疫球蛋白。
.在過去四星期內曾接種活菌疫苗 (Live Vaccine)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六時半

星期六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五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肝炎疫苗注射

項目名稱

價錢

數量

乙型肝炎疫苗

甲乙型肝炎疫苗

$2,100

甲型肝炎


病原體

甲型肝炎是一種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臟疾病。

病徵

甲型肝炎的病徵與其他種類病毒性肝炎的病徵相似,包括:發燒;疲倦;食慾不振;腹瀉;噁心;腹部不適;及黃疸(皮膚及鞏膜變黃、小便呈深色和大便呈淺色)。
不是每位甲型肝炎的患者都會出現所有症狀。成人出現病徵的情況較兒童多,而病情在年紀較大的人士中亦較嚴重。患者可能需要數星期或數月的時間康復。


甲型肝炎感染不會造成慢性肝病,也很少致命,但亦有機會出現使人衰弱的症狀和可引致高死亡率的暴發性肝炎(急性肝衰竭)。


傳播途徑

甲型肝炎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即透過接觸或進食受感染者糞便污染的物件、食物或水而傳播。另外,與感染者有緊密接觸或性接觸(不限於肛口接觸)亦可傳播甲型肝炎病毒。男男性接觸者之間亦曾經爆發甲型肝炎傳染。水源受污水污染或沒經足夠處理也可傳播甲型肝炎,但並不常見。


潛伏期

甲型肝炎的潛伏期通常為14 - 28天,最長可達50天。


治理方法

目前沒有特定藥物醫治甲型肝炎,治療方法主要是舒緩不適和保持營養均衡,包括補充因嘔吐和腹瀉而流失的水分。


預防方法

甲型肝炎疫苗接種


甲型肝炎疫苗既安全,亦能有效預防感染。高危人士(包括較易感染甲型肝炎的人士和較常發生嚴重不良後果的人士)可諮詢醫生有關接種疫苗事宜,以保障個人健康。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的建議,以下人士應接受甲型肝炎疫苗預防注射:


前往甲型肝炎流行地區的外遊人士

患有凝血因子疾病而需要接受血漿衍生凝血因子替代治療人士
患有慢性肝病的人士
男男性接觸者

乙型肝炎


病原體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


病徵

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致急性肝炎。在患者當中,少於5%的5歲以下兒童,以及30至60%的成年人會出現症狀。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眼白變黃、小便深色及大便呈泥土色或變淺色。不管出現症狀與否,大約5至10%的成人患者及95%受母體感染的嬰兒均不能清除這種病毒,因而變成慢性帶菌者,並可能在日後患上慢性肝炎,肝臟永久損壞或肝癌。


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病毒可存在患者的血液及體液中,並通過下列途徑傳播給他人:

1. 母親在分娩時或在分娩期間傳給嬰兒。

2. 血液接觸

I. 直接接觸帶病毒血液
II. 與人共用受污染的個人物品,例如牙刷、剃刀及指甲鉗
III. 與人共用受污染針筒
IV. 使用帶病毒的工具穿耳孔、紋身或針灸
V. 輸入受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製成品。

3. 性接觸


潛伏期

潛伏期由45日至160日不等,症狀通常在3個月內出現。


治理方法

急性乙型肝炎沒有特別治療方法。患者必須有足夠休息,均衡飲食及避免飲酒。應採取安全性行為及預防通過血液接觸傳染的措施以減低其感染。少數成年人會成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是,他們應接受特定慢性乙型肝炎治療。


預防方法

1. 避免與人共用針筒、剃刀、牙刷及其他可能受血液污染的物品。
2. 妥當地清洗和包紥傷口。
3. 接觸血液及體液時須戴上手套。
4. 用稀釋的家用漂白水(1份漂白水加4份水)消毒受血液染污的物品。
5. 進行性行為前應採取安全預防措施。
6. 注射有效對抗乙型肝炎的疫苗。免疫注射的程序包括三次疫苗注射,注射程序分別為0,1及6個月。按以上程序完成三次注射的人通常無須再接受加強劑注射。
7. 所有在香港出生的嬰兒均會接受有關的防疫注射。第一次在嬰兒出生時在醫院注射,第二、三次則在母嬰健康院注射。 (請參閱免疫注射時間表) 若嬰兒的母親為帶菌者,嬰兒須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接受額外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防止病毒經母親傳給嬰兒。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六時半

星期六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五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肺炎疫苗注射

項目名稱

價錢

數量

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1,600

二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甚麼是肺炎球菌感染?

肺炎球菌感染泛指由肺炎鏈球菌(或肺炎球菌)引致的疾病。雖然肺炎球菌一般只會引起較輕微的病症如竇炎和中耳炎,但它亦可引致嚴重甚至致命的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如入血性肺炎、敗血病和腦膜炎。幼兒及長者患上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後病情通常較為嚴重。


一般人怎樣會受肺炎球菌感染?肺炎球菌是怎樣傳播的?

肺炎球菌存活於人體。肺炎球菌常見於上呼吸道,即使健康的人士也可以是肺炎球菌的帶菌者。肺炎球菌可經飛沫或口腔接觸直接傳播,或透過接觸受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如何治療肺炎球菌感染?

肺炎球菌感染一般以抗生素治療。由於此病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逐漸增加,因此預防肺炎球菌感染比治療更為重要。


如何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

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是預防肺炎球菌疾病其中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市民亦應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恆常運動、休息充足及不吸煙。


「二十三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二十三價疫苗)和「十三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十三價疫苗)有甚麼分別?

13 價疫苗有效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及肺炎球菌引致的非侵入性肺炎。另一方面,臨床研究顯示 23 價疫苗可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病,但對於預防肺炎球菌引致的非侵入性肺炎的效能未如理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3 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包含更多種血清型,理論上提供了額外的保護。


哪些人應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科學委員會)建議未滿兩歲之兒童按「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包括在 2個月和4個月接種2劑基礎接種及在12個月時接種一劑加強劑。


科學委員會建議兩歲或以上有高風險情況人士*應接種一劑十三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 (十三價疫苗),一年後再接種一劑二十三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二十三價疫苗)。已經接種二十三價疫苗的人士則應在上一次二十三價疫苗接種一年後才接種十三價疫苗。而已經接種十三價疫苗的人士則應在上一次十三價疫苗接種一年後才接種二十三價疫苗。


65 歲及以上而沒有高風險的情況*的人士,科學委員會建議接種一劑十三價疫苗或一劑二十三價疫苗。


* 高風險的情況包括:

.曾患侵入性肺炎球菌病;
.缺乏免疫功能:
.無脾臟,愛滋病,原發性免疫力缺乏症;
.與癌症和器官移植有關的免疫功能缺乏;
.與使用免疫功能抑制劑或類固醇有關的免疫功能缺乏。
.慢性疾病:
.慢性心臟,肺部,肝或腎病;
.糖尿或腦脊髓液滲漏;
.裝有人工耳蝸
.(高血壓本身並非高風險的情況)


患上肺炎球菌病的風險因每人的年齡及健康狀況有別,有高風險情況的人士請與其醫生商討最合適的肺炎球菌接種。



資料來源:衛生署 衛生防護中心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六時半

星期六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五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生蛇疫苗注射

項目名稱

價錢

數量

帶狀疱疹 (生蛇) 疫苗

$1,800

帶狀疱疹 (生蛇)

帶狀 疹 (俗稱生蛇) 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水痘癒合後,病毒會潛藏在人體神經 內,並處於休眠狀態。日後當免疫系統減弱時,病毒會再度活躍,引致「生蛇」。


高危人士

.曾患水痘,而年齡在 50 歲或以上的人士。
.糖尿病、高血壓、慢阻肺病、腎衰竭、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症患者。


常見病徵

.患者身上會出現排列成簇、痛楚的紅疹,並帶有水泡。常見的發病位置是背部和腰 部的一側,也有可能出現在頭、頸和臉部。


影響

.生蛇所引致的痛楚可持續四星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如果病毒上眼或入耳,有機會引致失明或耳聾。
.約四分一患者有可能出現後遺神經痛,即使紅疹痊癒,神經疼痛還可以持續數月或數年。年紀越大,持續有後遺神經痛風險越高。


預防方法

.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能有效減低生蛇的機會,成效高達 70%。


帶狀疱疹 (生蛇) 疫苗

.對象:50 歲或以上人士 (曾生蛇者亦適合接種)。
.接種次數:一針 (皮下注射)。
.短暫輕微副作用:注射部位紅腫、瘙癢、硬結;身體出現紅斑;頭痛;四肢疼痛等。
.不適用者:曾對疫苗成分有過敏反應者;患有肺結核、白血病、淋巴瘤、正在服用抑制免疫系統藥物的人士;準備及正在懷孕的孕婦;正患上帶狀疱疹人士等。


*接種疫苗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資料來源:家計會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半

星期六

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半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半

星期六

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流感疫苗注射

項目名稱

價錢

數量

四價流感疫苗

甚麼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病毒引致的疾病。流感可由多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引起,而本港最常見的是 H1N1 及 H3N2 兩種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本港全年都有流感病例,但一般在一月至三月/四月及七月至八月較為常見。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患者會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頭痛、肌肉疼痛、流鼻水及全身疲倦等症狀。患者一般會在 2 至 7 天內自行痊癒。然而,免疫力較低的人和長者一旦染上流感,可以引致較重病情,並可能會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等併發症,嚴重時更可導致死亡。健康人士亦有可能發生嚴重流感感染。


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有何重要性?

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其中一種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方法,亦可減低因流感而入院留醫和死亡的個案。


誰該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如疫苗的抗原與流行的病毒吻合,流感疫苗對 65 歲以下健康人士提供的保護效用可達 70% 至 90%基於流感疫苗是安全和有效的,而健康人士亦有可能患上嚴重流感,因此,除個別有已知禁忌症的人士外,所有年滿6 個月或以上人士都適宜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以保障個人健康。


孕婦為何應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孕婦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孕婦及嬰兒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機會。世界衞生組織認為孕婦接種滅活流感疫苗是安全的,現時並沒有證據顯示婦女接種滅活流感疫苗(即使在妊娠第一期)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不過,由於減活流感疫苗含有活性病毒,孕婦不應接種減活流感疫苗。如孕婦有疑問,可向醫生查詢。


流感疫苗可能有甚麼副作用?

滅活流感疫苗十分安全,除了接種處可能出現痛楚、紅腫外,一般並無其他副作用。部分人士在接種後 6 至 12 小時內可能出現發燒、肌肉疼痛,以及疲倦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兩天內減退。若持續發燒或不適,請諮詢醫生。如出現風疹塊、口舌腫脹或呼吸困難等較為罕見的嚴重過敏反應,患者必須立即求醫。


季節性流感疫苗的保護作用有多大?

如果疫苗的抗原與流行的病毒吻合,滅活流感疫苗對65歲以下人士提供的保護效用可達百分之70至90。


是否每年都要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是。流行的季節性流感病毒株可能會不時改變。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成分須每年根據流行的病毒株而更新,以加強保護。在上一年度接種疫苗後建立的免疫力會隨著時間降低,在下一年度可能會降至沒有保護作用的水平。此外,2018/19 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成分與 2017/18 年度的不同。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0764.html#FAQ1

衛生署 衛生防護中心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六時半

星期六

上午九時半至下午五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快速提問

歡迎使用MEDIQ快速提問服務

你已選取的症狀

是否還有出現以下症狀

移除

請上傳相關圖片(檢查報告、病例、患處、藥物等),MEDIQ會確保您的隱私安全。

歡迎使用MEDIQ快速提問服務

點選症狀及查詢

列表搜尋

點擊身體部位搜尋

{{ item.name }}

請選擇以下症狀

歡迎使用MEDIQ快速提問服務

你已選取的症狀

是否還有出現以下症狀

移除

請上傳相關圖片(檢查報告、病例、患處、藥物等),MEDIQ會確保您的隱私安全。

歡迎使用MEDIQ快速提問服務

預約服務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歡迎使用專科門診網上預約服務

歡迎使用專科門診網上預約服務

第1步

選擇預約類別:{{ booking_category }}

選擇外科門診:{{ booking_item }}

首選地區:{{ booking_location }}

首選日期:{{ bookingForm.date }}

首選時間:{{ booking_time }}

求診原因:{{ bookingForm.content }}

第2步

英文姓名:{{ bookingForm.name_en }}

中文姓名:{{ bookingForm.name_cn }}

性別:{{ booking_gender }}

年齡:{{ bookingForm.age }}

聯絡電話:{{ bookingForm.phone }}

電郵:{{ bookingForm.email }}

您希望我們透過什麼方式聯絡您?:{{ booking_contact_method }}

您希望我們在甚麼時段聯絡您?:{{ booking_contact_time }}

Loading...
客戶服務熱線

您亦可以透過流動通訊程式傳遞病徵、身體狀況或病理報告與我們,為您解答診前問題及進行預約安排。